越贵越好卖 6万成上海楼盘冷热分水岭


1

乐居新媒体 任时建 发自上海

2022年行将结束,一年以来上海楼市始终陷入“越贵越好卖”怪圈。统计显示,上海已开盘项目中均价超过6万楼盘大多获得热销。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新房限价之下,买房即是占据资源的底层逻辑回归。

6万分水岭

乐居新媒体统计显示,今年10月以来,截止到11月21日,上海有37个楼盘入市。其中19个楼盘摇号组数大于推盘房源量,约占总比51.4%,另有18个楼盘摇号组数小于推盘房源量,约占总比48.6%。

细致分析价格分布,可以发现6万成为楼盘冷热分水岭。19个较热项目中,超8成楼盘备案均价6万+。反观18个遇冷项目,近9成为备案均价小于6万的楼盘。

无独有偶的是,前10月上海新房均价为6.3万每平方米,落在分水岭附近。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上海均价6万的板块大多位于中环、外环周边,这正是热门之地,包括嘉定南翔、青浦徐泾、浦东外高桥、闵行华漕等。

1

青浦徐泾尤为具有代表性,37个项目中5个项目来自于徐泾,备案均价在60000-63000元/平方米不等。

虹桥璀璨公馆、象屿招商蟠龙府、招商虹桥璀璨时代、中铁虹桥逸都摇号组数均大于推盘量,特别是虹桥璀璨公馆、中铁虹桥逸都均取得了单次开盘“千人摇”战绩。

市区均价10万+的楼盘成绩则更为耀眼。位于静安的天汇世纪玺,10月30日,该项目推出85-243平方米公寓、联列共180套,备案均价127744元/平方米,共计606组客户参与摇号,平均3组客户抢一套房。

上述表现也正是上海新房全年缩影,背后彰显出购房者买房底层逻辑的回归。

底层逻辑回归

今年上海已经公布共计7批次项目名单,涉及超8.5万套商品住宅,其中前10月已入市7.15万套,去年同期仅为5.6万套。

大水漫灌下,未能得到市场完全承接,分化在所难免。此时,买房即是占据资源的底层逻辑重新回归,也就是买房三要素——地段、地段、地段。

有专家指出:“今年上海楼市密集推盘,粥多僧少,购房者选择面更宽,一些购房者在手中资金足够的情况下,选择更为成熟的板块是情理之中,也间接导致一些发展中板块热度消减,人气被摊薄。”

1

值得注意的是,6万恰是板块建设成熟度的分界线。正如上述提及,上海均价6万的板块均商业、轨交、医疗、教育等配套丰富。更不用说传统市区10万+楼盘,周边配套成熟度更甚。

新房限价则是底层逻辑回归的助推器。

市场普遍认为,相对于新房,二手房价格更能反应出真实需求,也是板块资源叠加的货币表现。因此,当区域形成一二手房倒挂时,通常被认为是对新房价格的低估,抄底资金便蜂拥而至,6万+板块均存在倒挂现象。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二手房成交萎缩,价格出现松动迹象,一二手房倒挂收窄。

另类“供给侧改革”

然而,市场资金毕竟有限,有热必有冷,远郊楼盘也由此遇冷。

这些盘主要分布在临港、奉贤金汇、宝山罗店、青浦北部等外环郊区板块,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临港。

本批37个项目中,临港可谓全军覆没,6个来自临港的楼盘摇号组数皆小于房源量,分别是雅戈尔星海云境、上实望海、龙光天曜、鹏瑞云璟湾、中建玖海云天、光明星城。

有专家指出,当前临港等一些发展中板块新房供应较为充分,前期积累的市场需求消化迅速,可能会导致后期购房需求一时半会无法接续,市场热度也逐渐回归理性

今年上海已推出的8.5万套房源中,来自临港的有1.3万套,占比约15.3%,成为上海新房供应大板块之一。

“上海或许需要进行新房供给侧改革,此前供应过大区域放缓推盘,加速配套建设,而市场需求大板块则可以适当加量。”有业内如此表示。

从11月刚公布的第7批新房来看,57个楼盘中均价超过6万的有31个,已超半数,今年上海楼市或因此“翘尾”。

原文链接:https://www.lejucaijing.com/news-7001116370650054322.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