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智丨华泰证券资管刘曼沁:“债现风云时,更要固收+”


从10月31日的2.66%,到11月18日的2.83%,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短期内大幅上行,给债券市场带来了较为剧烈的调整。(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统计区间:2022年10月31日-2022年11月18日)面对一向有着“压舱石”美誉的固收类产品出现的净值回调,后市将如何演绎?固收类产品的配置价值几何?以上种种都是当前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近日,华泰证券(12.750, 0.01, 0.08%)资管基金经理刘曼沁综合研判当下债市变化,梳理理财净值化背景下的投资新动向,对固收类产品的韧性做出了深刻剖析,判断“固收+”或以进入较好的配置窗口期。请随小泰一同开启“泰智”专栏,共赴深度市场“曼”谈。

观点1:债市调整告一段落,后市有望企稳

小泰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调整,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刘曼沁:近期债券资产价格出现较大调整,主要源于短端市场利率持续低位后出现快速收敛。防疫政策措施优化、地产政策继续放松,带动经济基本面预期改善,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债券市场。同时,短时间内净值型固收类理财产品被集中赎回也放大了此次波动。

随着央行公开市场增量操作及时呵护,市场情绪有所企稳,债券市场的调整告一段落。同时,短端市场利率DR007已经与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基本持平,因此后续中短端债券调整空间十分有限

观点2:时代背景下,“固收+”投资恰逢其时:固收增厚可期,权益制胜提升

小泰

您是否认同应当现在投资“固收+”?

刘曼沁:理财净值化时代,刚性兑付产品退出历史,货币基金收益率又持续下降。因此波动相对较小,收益稳健的“固收+”产品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

“固收+”产品中的固收部分以债券为主。经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是债券市场的核心影响因素。宏观经济情况来看,防疫政策虽有边际调整但并非全面放开,地产链条的修复也尚待时日,经济复苏难以一蹴而就;货币政策方面来看,尽管中美利差较高导致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受限,但通胀压力总体可控背景下,“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望维持中性,暂难明显收紧。经过2022年11月的快速调整后,市场利率已基本完成向政策利率的回归,债券市场的潜在风险得到有效释放,有利于未来债券资产的预期收益水平提升,也将明显增厚新建仓的“固收+”组合安全垫。

“固收+”产品中+的股票部分,2022年以来先后经历了海外事件性冲击、基本面预期下降、估值回落和阶段性情绪宣泄等不利情况,从股债大类资产的长周期对比来看,近期股票资产的相对性价比已处于历史很高水平,股票资产的赔率空间很大。随着各类专项再贷款的发放,稳就业、促消费等增量政策持续推出,经济复苏动力有望转强,我们也将密切跟踪企业盈利的改善进度,等待总需求回暖信号出现,届时权益资产的收益率也有望提升。

展望未来1年,“固收+”产品以债券构建组合安全垫,并随着权益资产的收益率提升,动态调整组合中股债资产的配置比例,使得组合实现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观点3:依托“AI+EI”,强化赋能投研管理

小泰

华泰证券资管“固收+”产品有何特色,为什么选择我们?

刘曼沁管理“固收+产品,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与精细化管理能力,通过充分利用不同资产的周期性和低相关性,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实现对组合波动的有效控制。其次,面对市场波动,产品层面需要有明确的风险控制制度,并在投资过程中前置风险控制环节,进行积极的市场风险管理。资产配置、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能力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有望获取平滑的净值曲线,因此对投资团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们采取多人团队协作方式,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各自在股票、债券、量化等方面的优势,针对擅长资产和策略做到持续精细化输出,从而拓展团队能力圈。同时,依托公司构建的“数据智能+专家研究”(AI+EI)投研平台,力求经验可复制、成果可追溯、业绩可预期,助力客户获得更好的持有体验。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不代表任何推荐或观点。请投资者理性判断并独立决策,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跟踪指数的过往业绩不代表该指数或本基金的未来表现。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与债券,基金投资人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损失本金。投资有风险,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并自行承担基金投资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基金投资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2-11-22/doc-imqqsmrp7089186.s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