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观市·宏观视野】A股阶段性反弹仍有望延续


  核心观点:

海外紧缩预期缓和,国内出台疫情、地产等政策,A股阶段性反弹仍有望延续。

  宏观展望:

海外方面海外需求下滑继续拖累中国出口下滑。10月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能源项随油价止跌回正,食品开始走弱,薪资/房租仍具粘性,其他核心分项回落;紧缩预期降温带来全球股票市场压力缓和,但后续还需紧密跟踪通胀数据,尤其是工资与租金。

国内方面全国单日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明显抬升,对全国经济活动仍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三十大城市成交可能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我们认为疫情管控政策会伴随病毒的变化、疫苗接种和特效药、医药资源的储备和各地精准防控实践的逐渐优化而做出渐进调整。10月通胀下行,社融环比增速有所走弱。出口也有所放缓,后续较难出现明显改善。

 A股 

A股方面,海外流动性加息预期缓解,国内政策正向催化,A股阶段性反弹仍有望延续。流动性端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海外加息预期缓和。国内方面,当前内生融资需求疲弱,后续社融增速大概率维持震荡回落趋势,预计年底前政策加码信号可能再度出现,包括结构性工具投放、降准等,宽货币预期再升温。海外方面,10月美国通胀预期不及预期,海外加息预期缓和。

盈利端三季报显示A股盈利增速仍在磨底,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实际盈利动能仍弱。但近期,围绕地产、消费等各类政策预期正在持续向上催化。风险偏好方面,11月还将迎来国际重要会议,全球地缘格局出现边际缓和,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行业选择推荐三条主线:第一,沿地产与疫情防控政策边际变化,关注地产链与大消费领域;第二,围绕“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安全”,关注信创/半导体设备材料/医药/军工等行业投资机会。第三,俄乌冲突以后,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催生海运/煤炭/天然气的中期机会,以及新能源中的光伏、风电与储能。

 港股 

方面,海外紧缩预期缓和,港股流动性环境改善,反弹有望延续,但仍要继续跟踪海外通胀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紧缩节奏变化。

结构上:一是全球能源紧缺与供应链重构给新旧能源板块带来持续性机会,如光伏/煤炭/油气开采以及航运;二是中期视角下,随着海外衰退渐近,黄金板块迎来左侧布局时点;三是互联网和消费板块短期将受流动性预期变化推动反弹,持续性则依托于海外紧缩确定性拐头以及国内需求修复弹性的进一步释放。

 债券 

债券方面,散发疫情和地产担忧应有利于债券维持一段震荡或略偏多的时间,信用端久期上可以积极一些。短端利率来自汇率的压力近期预计略有减少,要重视政策调整后疫情的变化和发展。信用内部重视城投分化,产业债性价比已经较低,规避地产。

 原油 

原油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对需求的拖累与地缘政治可能引发的供给冲击拉锯,油价中枢维持高位。

 黄金 

黄金方面,随海外向衰退靠近以及美元流动性缓和,黄金的中期投资价值凸显。

风险提示: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博时基金相关业务资质介绍网址为:http://www.bosera.com/column/index.do?classid=00020002000200010007。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2-11-15/doc-imqmmthc4704692.s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