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2分析师大会——新能源专场隆重召开。
对于汽车正在发生的百年大变革,华西证券(8.200, -0.06, -0.73%)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崔琰认为,相较于过去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于智能手机加上移动互联网,未来十年一定来自于智能电动车加上车联网。
崔琰分别从下游整车、零部件环节、行业变革和重塑的机会等三个方面做出分享。对于下游整车方面,崔琰认为从总量角度来讲,明年的需求是不悲观的,整体的需求在增换购的需求的打底之下,还是会维持着相对的一个高位。零部件方面,过去的三到五年时间是电动化加速渗透的几年,电动化又是智能化的最佳载体。所以,崔琰认为从今年往后看三到五年,智能化的增速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比较看好的赛道是智能驾驶判断层的智驾域控以及执行层的线控底盘。
关于下游整车和中游零部件的关系,崔琰认为,只有下游自主化之后,进一步进入到一个中游自主化阶段。下游自主化包括自主市占率持续提升以及能力的提升,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边,特别是在现在智能电动化的变革中逐步看到了下游自主化的提升。所以,接下来非常希望看到的是整个中游的自主化加速地抬升。
整体来讲,对于中国的自主车企,崔琰看好它们在这一轮智能电动的变革中去做市占率提升和品牌向上,在这个行业变化的过程中打开商业模式的变化和盈利空间。对于所有的自主供应商来讲,崔琰认为现在再往后看三到五年,伴随着智能化的加码,伴随着电动化的持续渗透率提升,非常有希望能够助力自主供应商全球的崛起。
以下是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华西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崔琰,非常感谢新浪财经的邀请,我今天汇报的主题是“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如果说过去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于智能手机加上移动互联网,未来十年一定来自于智能电动车加上车联网。汽车正在发生百年的大变革,我们看来整体变革的一个核心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汽车行业的品牌力和产品的来源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动力总成不断迭代,形成的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变成了现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的智能电动化的水平,对于所有的自主主机厂来讲,这是一次最好的提升市占率和品牌向上的机会。第二,整个汽车产业链由原来的制造商变成了制造加上运营商,也是由于智能化带来的行业形成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对于这个行业的扩容也会带来头部的主机厂是有希望能够成为制造商加上运营商,整个行业会有一个扩容。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是下游竞争格局的变化。对于整个中游来讲,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整个供应体系是非常封闭的,从一级供应商到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等,也形成了在过去固有框架下头部海外的全球供应商,在行业下游发生变化,一个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一个是竞争格局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对于所有自主的供应链来说,这也是一次最大的机会。
我们从两个层面去看,第一个层面,客户维度。伴随着新势力的加入,对于整体汽车供应体系是一个打破之后的重塑,给有能力的一些供应商(“有能力”包括快速响应能力、性价比优势、创新能力)有了快速切入到这个新体系主机厂的配套份额的一次机会,这样就会带来他们整个成长曲线变得更加陡峭。第二个维度,产品维度。因为智能电动化,为汽车带来了很多增量,包括智能化以及电动化的增量。过去几年电动化产业链里也跑出了像电池以及电池产业链的一些头部的公司。再往后看三到五年,智能化一方面进入到增长更加陡峭的阶段;另外一方面,增量部件的这些供应商其实也会带来很大的机会。
所以,从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两个视野去看,中国的自主供应商都有希望在这个行业的变革中,在这个行业秩序破局重塑的过程中,诞生出世界级的供应商。
今天重点跟大家来分享智能电动车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我们如何从这个变化中寻求投资机会。分三个大部分跟大家来做一个分享:
第一部分,整个汽车下游–整车行业现在的周期性跟成长性,跟大家做一个具体的分享。
第二部分,整个零部件环节,在智能电动化渗透率加速的过程中,在秩序打破重塑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找一些成长机会更好的赛道以及相关的标的。
第三部分,整个汽车行业在变革的过程中秩序打破之后重塑,我们对于整个行业怎么去看它的变化,做一个总结。
今天重点从以上三个方面跟大家做分享。
一,关于整个下游汽车行业
下游汽车行业除了商业模式的变化之外,除了成长性之外,还有周期性。周期性上,中国的汽车行业呈现一个需求复苏再叠加今年政策的强刺激。2020年之后,我们先看到需求的缓慢复苏,再叠加今年的政策刺激,整体今年的汽车需求在销量端表现政策刺激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的亮点是结构性的机会,那就是新能源车在优质的供给,强势地不断驱动需求的情况下,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呈现了一个加速的提升,单月的渗透率已经基本上达到了30%左右。其次,结构的变化,今年二线及以下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增速明显好于二线及以上城市的。所以,下沉市场是在加速发力。整个汽车(行业)除了刚刚谈到的总量,包括新能源结构的这些行业的变化之外,整个汽车行业特别是自主的主机厂非常有机会通过这一轮智能电动车的变革,去实现市占率提升和品牌向上的。过去五年时间已经开始呈现两个变化,变化一是自主市占率的提升。自主市占率在过去十年一直是30%—40%的区间波动。但是在过去两到三年的时间,自主的份额进一步地抬升,现在已经达到了48%。背后的逻辑是整体品牌力、产品来源的变化,以及自主车企整个造成的能力确实有比较大的进步和提升。我们认为这个趋势是可延续的。变化二是整体自主车企的价格带进一步地上移。在2017年10万元及以下自主的车型销量占比是70%,现在只有40%。所以,整个自主车型的价格带大幅地上移。我们认为这也正是智能电动车的变化会加速自主车企价格带会有一个进一步的抬升,符合我们最开始提到的对于所有下游来讲,这是自主车企最好的一次提升市占率和品牌向上的机会。在过去两年已经在这样一个通道中。
进一步看格局,一线自主车企的份额提升比较明显,这其中以比亚迪(258.200, 1.20, 0.47%)、长安、奇瑞等等为代表,进一步地抢占了从韩系到美系,再进一步到德系和日系的份额,这个趋势在国内包括在全球其实是可延续的。因为今年整个出口的销量有一个大幅的增长,过去几年每年汽车出口销量是100万台左右,去年站上了200万台,今年1到9月份已经达到了去年的总额。所以,整个自主的车企和车型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进一步抢占外资的份额,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也是非常期待可以做一个持续。
对于总量来讲,我们对明年的需求是不悲观的,整体的需求在增换购的需求的打底之下,其实还是会维持着相对的一个高位。其次,新能源保持高增长的过程。第三,智能电动化的变革,对于所有下游主机厂来讲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重点关注:1.新车型的推出。2.品牌向上。3.全球化。
二,汽车供应链
整个汽车行业原先封闭的供应体系之下,对于所有的自主供应商来讲是不断地缓慢地去做国产替代抢份额的阶段,整个增长曲线非常平缓。现在看智能电动化会打破原有的供应体系。我们从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两个维度上去看在整个供应体系打破重塑之后对于自主供应商来说是如何去做到快速增长的。
过去两年最核心的一个变化,汽车行业的关键词是“智能化”。整个智能电动化在全面加速,增量配置在持续地加码。因为对于所有的车企来讲,如果要在智能化中去抢占份额,去做头部公司,现在的核心是要做数据积累。做数据积累,从这两年开始就要做大量的智能驾驶的硬件预埋,在硬件预埋的过程中,增量配置是在持续加码的。对整个供应链来说,这些增量配置是进入到了0到1的阶段,整个增速有一个非常陡峭的增长。
2022年整个零部件其实也是跟着整车的周期会有一个共振。整车今年在需求复苏加上政策刺激之下,呈现了一个周期向上。所以,零部件今年也是有一个周期的共振。
展望2023,如果看三到五年汽车供应链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从客户和产品两个维度,建议关注智能电动车的增量,以及核心新势力的产业链。
从客户维度上看,下游头部的新势力的供应商,一方面它们本身进出到非常强的一轮产品周期;另一方面,它们从2020到2022年,这个时间窗口开始大量地切国产供应链。所以,对于所有的国产供应链来讲,这是一个增量的机会。它们呈现了几个特征:1.下游的新势力主机厂的特征是产品迭代加快。2.进入供应链的时间缩短。3.希望供应链能够跟主机厂一起去做创新的事情。这对供应链来讲,整体的增量斜率变得更加陡峭。所以,我们非常建议大家关注新势力产业链。一方面有量的逻辑;一方面,跟着新势力的产业链,它的整个供应链体系较原有的传统燃油车是打破之后的重塑,它也愿意给一些头部的供应商更多的机会,也有ASP持续提升的逻辑。
产品维度。过去的三到五年时间是电动化加速渗透的几年,电动化又是智能化的最佳载体。所以,我们认为从今年往后看三到五年,智能化的增速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所以,我们在产品维度最看好的增量赛道,一是智能化。其次是电动化,包括像轻量化等等。在智能化里又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对于智能驾驶来讲,所有的头部主机厂一定是想要通过智能驾驶积累的能力去实现未来的市占率提升和品牌向上。所以,现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开始布局,并且做大量的硬件预埋。在这个产业链里包括感知、判断、执行、互联。我们结合整个行业细分赛道所处的阶段以及增长的斜率,包括竞争格局和壁垒,我们比较看好的赛道是智能驾驶判断层的智驾域控以及执行层的线控底盘,包括感知层相关的细分赛道,这是我们相对比较看好的。第二个是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最核心的是易感知性和场景化。易感知性比较好理解,就是声学、光学、触摸等等相关,我们比较看好的赛道是车载声学以及车载光学,包括像触摸相关的座椅等等这些赛道,一方面整个行业有变化。另一方面,现在整个增长的斜率大幅拉起来,在逐步实现0到1以及1到100的阶段。所以,我们相对看好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里边的这几个细分赛道。
电动化,包括像轻量化。从供给端来讲,最核心的是要提升效率。所以,一体化压铸也是从供给端来讲是大幅提升效率的一个赛道,这个行业现在也刚刚突破0到1的阶段,我们也比较看好一体化压铸这个赛道未来的空间以及成长的持续性。
三,总结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整体的产业秩序如何来重塑?先看一下现在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第一个现状:自主和合资地位的不对等。过去十年,如果从销量市占率来讲,自主一直在30%到40%区间波动,现在进一步抬升到48%。如果从产值上来说,这个差距会更加明显。第二个现状:零部件跟汽车产业地位也是不对等的。现在全球零部件前100强中,只有10家中国的零部件公司,这些公司占全球零部件的产值比重只有5%,跟汽车销量占全球的比重非常不对等,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30%以上。如果我们只看自主品牌汽车占全球的比重,也有10%以上。我们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任何行业都是先做下游自主化,再到中游自主化。只有下游自主化之后,才对于整个中游这些零部件是有理解的,进一步进入到一个中游自主化。我们认为下游自主化包括自主市占率持续提升以及能力的提升,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边,特别是在现在智能电动化的变革中逐步看到。所以,接下来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是整个中游的自主化加速地抬升。
我们先看整个下游格局的重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自主崛起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低价普及,2000年左右凭借着轿车进家庭,作为一个低价策略快速抢占份额。
第二个阶段,2010年左右,凭借个性化,以SUV这个细分赛道的车型为代表的车型快速地抢占份额。
第三个阶段,主要的背景是智能电动化。因为品牌力产品的来源由动力总成不断迭代变成了智能电动化的水平,对所有自主品牌来讲,这是第三次去做市占率提升和品牌向上的好机会。逐步替代合资品牌,包括从韩系到美系,进一步到日系和德系。我们认为自主是有几个核心的优势:第一,需求的把控能力。第二,基于电动化。之前德系主攻燃油的减排,美日系主攻混合动力。对于自主来讲,电动化的平台能力逐步地凸显出来。第三,智能化。因为自主品牌整个智能化转型的意愿非常强烈,整个转型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我们认为基于需求把控能力、电动化的能力以及智能化的转型的诉求,现在又面临着智能电动化的大的机遇背景,对于所有自主车企来讲,我们看好整车的自主崛起。
除了整车自主崛起之外,下游还有一个变化是商业模式的重塑。因为软件和服务会打开新的盈利的通道,以特斯拉为代表,除了做生产制造商之外,包括像销售创新、整个全生命周期自动驾驶的升级付费等等,都开始在做一些尝试。对于所有的头部车企来讲,非常有希望去打开这个新的盈利通道。所以,对于整个下游的格局来讲,也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重塑。
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核心也是基于下游的重塑,再到整个中游,整个中游是打破原有的供应体系,以及又有了智能电动化的增量。在客户和产品逻辑的双重加持之下,我们非常看好世界级的自主供应商,有希望在这个变革中凭借他们的性价比优势、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去逐步地实现。
最后,简单的总结。我们非常看好智能电动车行业变革中逐步呈现的很多细分赛道增长斜率的抬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看好自主的车企以及自主供应商,有希望凭借这次变革去实现更快的增长。有几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电动化,过去三到五年时间,电动化的渗透率加速抬升,整个供给端也进入到一个质变来撬动需求,增长的确定性在未来几年还是会持续。
第二个维度是智能化。基于电动化是智能化的最佳载体,以及2022年算是智能化启动的元年,我们非常看好智能化在未来几年的增速以及国内的车企和零部件厂商是有希望在智能化中,在全球是具备竞争力的。这里看好的赛道像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里包括像判断层的智驾域控以及执行层的线控底盘,包括感知层的部分赛道。智能座舱里看好的是易感知性和场景化的车载声学、车载光学以及触摸相关的座椅。整体来讲,对于中国的自主车企,我们看好它们在这一轮智能电动的变革中去做市占率提升和品牌向上,在这个行业变化的过程中打开商业模式的变化和盈利空间。对于所有的自主供应商来讲,我们认为现在再往后看三到五年,伴随着智能化的加码,伴随着电动化的持续渗透率提升,非常有希望能够助力自主供应商全球的崛起。
以上就是今天汇报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新浪财经立足“研究改变世界,构建分析师资本话语权体系”,以提升证券研究行业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举办第四届“分析师大会”,聚集王忠民、刘纪鹏、窦玉明、管涛、黄燕铭等50+位专家、学者、行业掌舵者、顶级基金经理、金牌分析师,共同探讨2023年的机遇与挑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靖蕾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2022-11-18/doc-imqqsmrp66527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