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股债后市如何展望?震荡布局有何良方?


不知不觉2022年四季度已然过半。A股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是震荡与轮动的趋势或不改;与此同时,债券市场波动频现,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今天这篇文章,小编为您集结了中金基金多位基金经理的最新市场观点,一起先睹为快。

A股市场投资前景如何?

从A股面临的宏观环境来看: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趋势已向下通胀或已见顶,未来有望逐步回落,美联储货币收紧政策的节奏或放缓。海外股市反弹情绪高涨,美债收益率下降,人民币汇率承压减小,外资有所回流。

国内方面,基本面数据尚未明显企稳,国内局部疫情扰动内需修复、地产投资与销售仍相对偏弱。投资者可关注近期新政策面向经济基本面的传导情况,特别是国内地产及消费领域改善成效。

总体来看,市场系统性风险相对较低,且流动性持续宽松,短期或以震荡为主,存在结构性机会。关注“以发展促安全”主线下,稳增长加码、疫情防控优化的投资机会,关注政策推动下景气赛道估值修复的弹性。

丁天宇

中金新医药

基金经理

医药板块回暖,是反弹还是反转?

我们自9月底以来一直认为医药底部特征显著,看好医药板块后续的反转行情。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医药板块的需求在疫情以及后疫情复苏情况下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刚性和韧性,很多成长性较好的细分赛道以及优质龙头标的的业绩仍然维持较好的增速。

结构上看,中药或值得配置,政策上有一定倾斜。成长类标的在行情启动后拔估值空间也相对较大,比如高壁垒医疗设备,生命周期早期的制药上游产业链等新赛道,消费医疗行业等。前期备受关注的CXO板块经过整体的估值下移,我们认为现阶段估值基本合理,未来板块内或出现分化,需要挑选未来3年以上仍然可以维持高增长的公司进行配置。

石玉

中金基金

固定收益部

基金经理

近期债市为何调整?投资者如何应对?

近期受资金面边际收敛和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等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尤其是中短端品种情绪偏弱,短债类基金净值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本月央行MLF到期量和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较大,银行负债压力有所提升,后续可重点关注央行流动性投放以及资金利率中枢水平的变化。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弄懂债券基金的收益来源或许能更自如地应对债市波动。债券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部分: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

如果以较短时间来看短债基金的收益,受到资本利得或者损失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市场发生调整时候,短期的持有收益可能不如预期。但是如果能够以较长时间维度,或能获得确定性更强的票息收入。因此,如果能以月度、季度或者半年度等更长时间为单位来持有,票息收入有较大概率能抵御资本损失,耐心的投资者仍有机会享受更为可观的收益。

刘重晋

中金基金

量化投资部

基金经理

震荡市有何布局良方?

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在空间尺度上,A股市场经历过去1年的下跌调整,从多项指标上来看,都已处于阶段性的较低位,市场处于低位震荡的阶段。当前A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均处于过去5年估值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市场向下风险较小,估值回复空间较大。

同时在时间尺度上,市场何时基本面能够明显改善,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此种市场情况下采用定投的方式,低位缓慢持续建仓或是较好的选择。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守金融秩序,防洗钱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2-11-22/doc-imqqsmrp7093875.s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