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之光!“数据要素”为啥能涨?


01

今日(8月23日,下同)A股主流指数悉数收跌,有个板块却是“不一样的烟火”——数据要素。

继昨日大涨后,今天数据要素板块继续活跃。

Wind数据显示,A股今日有8只个股“20cm”涨停,其中2只来自数据要素概念。

什么是数据要素?

其实就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概念,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等都是生产要素。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有限。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越来越重要。

作为人口大国,海量数据(21.130, -0.49, -2.27%)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是我们的优势。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利于我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筑起国家竞争的新优势。

相关的顶层设计步伐近些年正不断加快: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标志着数据从资源到要素的转变。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确立为生产要素的国家。

2020年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数据要素步入市场化阶段。

2022年底,《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是我国专门针对某一要素的第一份基础制度。

2023年3月,国家数据局正式获批成立,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开始规范化发展。

围绕数据要素各方面的制度体系(确权、定价、交易、流通以及各地实施细则等)和配套政策快速出台,产业进入加快发展阶段。

02

这两天,数据要素板块又有重磅政策催化:

8月21日,财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数据要素入表主要有两个要点:

收入端:类比研发,企业使用的数据资源,满足要求可确定为无形资产,在提供服务后摊销损益并确认收入;出售的数据资源,满足要求的可确定为存货,在出售后结转损益并确认收入。

资产端: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存货、开发支出下设数据资源,并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市场普遍认为,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方式的确定,意味着数据将作为资产被纳入会计报表,数据价值再次凸显。

“数据入表”后,将在财务报表中直接反映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有利于日后数据资产的交易定价的同时,也进一步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发现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直接利好数据资源持有方。

同时,数据要素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被各方关注,引导政府和企业等更加重视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和使用,进而带动数据要素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利好数据资源处理方、数据确权服务商等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

此次《暂行规定》,代表数据要素的规范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此外,《暂行规定》发布的同日(8月21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数据要素市场繁荣计划”,真金白银促进数据市场发展,设立1亿元人民币的专项激励奖金,从三个维度激励:

首次登记挂牌补贴,每家不超过10万额度予以一次性补贴。

数据产品交易示范补贴,对符合一定交易合同数量且达成相应交易额的数据产品供需方企业给予相应激励奖金。

对优质数商培育补贴。

今年7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长沙、贵州等地相继发布了数据要素相关法规。

8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建立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体系。

03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要素相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环节的支持,反过来也有望带动其他“小伙伴”共同“进步”。

从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看,主要包括基础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数字经济产业链主要包括

基础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图片资料来源:Wind

随着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运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赋能产业进一步发展,数据需求有望持续旺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高于同期服务业6.4%的增加值增速。

据工信部数据,上半年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2%。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重要支柱地位凸显。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自2012年以来增速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GDP增速。

数据产业链也成为今年A股为数不多的亮点。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中属于数据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共178家。

截至昨日,已有94家公司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如果以半年报业绩、预告净利上限计算,共有44股上半年实现业绩正增长;其中共有18家公司预计/实现上半年净利翻倍。

从行情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今年以来数据产业链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强势,共137家公司年内上涨,上涨占比达77%,且有12股年内翻倍。

04

今年以来,算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数字经济细分领域都经历过高光时刻,6月中下旬至今的回调,让人有点担心。

我们无法判断“数据要素概念”会否昙花一现,也无法预知数字经济板块何时走出低谷。

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动、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有望持续释放。

不仅是数据要素板块,包括算力、云计算、AI等等在内的众多细分领域均有望受益。

从中长期角度看,很多机会是“跌”出来的。对潜力板块、优质企业“错杀”得越猛、时间越长,反弹力度有望越大。

对数字经济感兴趣、愿意陪优秀企业共成长的小伙伴,可关注相关投资机会;也可考虑定投相关指数基金,小额尝试、分批投入,回调时争取买到更多的“便宜货”,进行中长期布局。

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8-23/doc-imzierse0771369.shtml


发表回复